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

考试类型

国家公务员考试网

首页 > 国家公务员考试 > 考试题库 > 行测 >

行测真题

>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资料分析:概念理解陷阱练习题参考答案

2014-08-29 11:16:54 来源: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: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资料分析:概念理解陷阱练习题

 

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行测题库

1. 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美国出口额增长了7.3÷(1+12.2%)×12.2%=0.79美元,对日本出口额增长了0.42亿美元,对德国出口额增长了1.34亿美元,对新加坡出口额增长了1.04亿美元,综上D项正确。

【陷阱分析】增长率和增长量陷阱。此题极易误选C项,由材料可知“对美国出口……增长12.2%”、“对日本出口……增长16.2%”、“对德国出口……增长1.2倍”和“对新加坡出口……增长1.8倍”,那么通过对比可知,对新加坡出口增长最快。而题干所求的是出口额增长最多的,也就是求增长量最多的,所以C项是错误选项。

2.【答案】C。中公解析:①2005年该省海洋产业中“五大产业”的总产值为2144.6×82.6%=1771.4亿元,所以①错;

②24.7%表示的是海洋交通运输业在“十五”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而非2005年与2004年相比的增长速度,②错误;

③2005年海洋渔业、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(334.0+747.3)÷2144.6=50.4%,所以③对。所以排除A、B、D,选择C。

【陷阱分析】本题的干扰项是②,属于年均增长速度和同比增长速度概念理解混淆。根据材料知道该省2005年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“十五”期间年均增长率为24.7%,而不是同比增长24.7%。考生在做题过程中,很容易将年均增长速度直接误理解为是同比增长速度而判断②正确,导致答案错选成A项。

3. 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由表格可看出,2005年达标湖泊容量由2001年的59.5%下降到了35.2%。下降了59-35.2=24.3个百分点。

【陷阱分析】此题的干扰项是B 项,属于百分数、百分点混淆。B项下降了24.3%的意思是2005年比2001年下降的达标湖泊容量占2001年达标湖泊容量的24.3%,从表中得不出此结论。

4.【答案】B。中公解析:2010年珠海市对日本、欧盟、美国和德国的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如下表:

\

德国是欧盟成员国,德国的贸易总额增长量一定小于对欧盟的。由上表可知,与2009

年同期相比,2010年珠海市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,增长最多的是欧盟,答案选B。

【陷阱分析】注意不要将增长率和增长量相混淆。本题极易误选D,因为对德国贸易总额16.43亿美元,增长53.4%,增长率最高。而题干要求的是贸易总额增长最多的,也就是求增长量最大的。

5.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2010年浙江城镇10%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.7%,10%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.8%。11.7-7.8=3.9,故2010年浙江城镇10%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10%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3.9个百分点。

【陷阱分析】本题干扰项是C,属于百分数和百分点易错点。增幅本身就是百分数,是相对指标,比较两个相对指标的变化情况的单位,只能是百分点,百分数研究的对象是绝对指标。

6.【答案】C。中公解析:A项,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75.24亿元,2009年为1247.25亿元,比2008年增加了,故A项错误;

B项,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2006年相比,增长量为858.15-710=148.15亿元<200亿元,故B项说法错误;

C项,因为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10亿元,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5.3%,所以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\≈615.78亿元,故C项正确; D项,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82.68亿元,2006年为710亿元,则所求为\ =2.X倍,故D项错误。

综上,本题答案为C。

【陷阱分析】本题干扰项是A。图中曲线表示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相比的增长率,2008-2009年,增长率下降了,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依然增加了,不要将该曲线的趋势直接当成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趋势,而错选A项。

7.【答案】B。中公解析:[1],根据“2010年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8%,增速比上年回落6.2个百分点”可以求出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\ 亿元,但这句话并不在划线范围内,[1]不符合题意; [2],根据“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,增长24.5%,回落5.9个百分点”可以求出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\ 亿元,[2]符合题意;

[3],根据划线部分不知2010年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所占的比例,故无法求出第一产业的投资额,[3]不符合题意。

综上,只有[2]可以求出,选择B。

【陷阱分析】本题干扰项是D。题干要求的是根据划线部分内容解答,[1]中内容虽然可以求出,但不是根据划线部分内容求出来的。

8.【答案】C。中公解析:A项,由“2008年,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总支出为4616亿元,增长24.4%”可知,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\ =371X亿元>3700亿元,A项错误; B项,由“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20.8亿元,比上年增长26.5%;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75.2亿元,增长16.7%”可知,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是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的 倍\ =2.X>2倍,B项错误;

C项,由“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强度(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)为1.54%,比上年高0.1个百分点”可知,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有所提高,C项正确;

D项,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3381.7亿元,比上年增长26.1%;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90.2亿元,增长24%。显然两者不相等,故D项错误。

综上,正确答案为C。

【陷阱分析】本题干扰项是A。选项A中的“接近”是“略小于”的意思,如果误解为“大约”,就会错选A项。

9.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题中并未给出各年龄段人数,所以无法计算。

【陷阱分析】干扰项为C项。属于相对数、绝对数对应关系解读错误。该省40岁以上的失业人员数应该等于该省4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失业人口数的总和,而各个年龄段的失业人口数等于该省4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劳动力人口数乘以各个年龄段劳动人口失业率。考生很容易直接计算为400×(5.32%+3.56%+2.11%)≈44万,错选C项。

版权声明 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。

 

相关行测阅读资料: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言语理解与表达:语意连贯型题目练习题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判断推理:比较论证型题目练习题 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数学运算:植树问题练习题 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:人文常识练习题 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资料分析:时间与单位表述陷阱练习题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: 可能性推理之因果联系型题目练习题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数学运算:鸡兔同笼问题练习题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常识判断:历史常识练习题
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每日一练资料分析:计算题题型练习题

更多行测答题技巧

热点推荐
相关文章推荐

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

浙江 | 宁波 | 温州 | 金华 | 丽水 | 台州 | 绍兴 | 湖州 | 衢州 | 嘉兴 | 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黑龙江 | 吉林 | 辽宁 | 内蒙古 | 河北 | 山东 | 山西 | 河南 | 江苏 | 安徽 | 宁夏 | 陕西 | 湖北 | 江西 | 福建 | 甘肃 | 青海 | 四川 | 重庆 | 湖南 | 贵州 | 广东 | 广西 | 云南 | 新疆 | 西藏 | 海南
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| 浙江人才网| 郴州求职网|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|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| 教育休闲专利| 呼伦贝尔找工作| 励志人生| 北京吉他培训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