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浙江遴选考试:公务员遴选笔试模拟卷(给定资料分析题二)

2017-09-07 16:46:21 来源:中公教育 点击量

中公365488.com·浙江遴选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浙江遴选考试阅读资料:【2017浙江遴选考试:公务员遴选笔试模拟卷(给定资料分析题二)】

编辑推荐浙江遴选考试群 642578557 

政策咨询:

加入浙江遴选考试群 642578557  | 微信公众号:浙江公务员遴选考试网(ID:zjgwylx) | 微博@浙江中公教育 | 咨询热线:400-6300-999

2017浙江遴选考试

给定资料分析题

背景资料: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老窑头村是一个贫困村,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,是下化乡9个村中最穷的一个,但正是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,发生了一件大事——“贿选”村官,其金额之大,与该村村民的贫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2003年2月,该村开始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,在确定村委各个职位的候选人后,这些候选人先后向全村发出承诺书,在他们的承诺书中,都承诺“如果我能当选,我将用自己的钱,凭户口簿为每个村民发款××元”,金额由最初的200元,涨到最后的460元,不过由于无人得票过半,第一次选举无效。然而,之后进行第二次选举却变得更加“激烈”,其中,村委会主任的两名竞争者王玉峰和史泽明之间最激烈,王玉峰承诺的钱数从每人发放600元上升到800元、1000元直至1800元,史泽明承诺的钱数也从600元一路攀升到2000元,这顶得上老窑头村平均一个村民两年的收入。最终,王玉峰当选村委会主任,并按每人1800元的承诺给村民发钱,共发放194.22万元,其他两名副主任的当选也按每户1000元的金额给村民发钱,发放现金总额29.4万元。

在王玉峰等三人当选并任职4个月后,媒体报道了老窑头村选举事件,并引用民政部官员的话,把这一事件定性为“贿选”。随后,山西省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详细调查,最终宣布该次选举为带有贿选性质的违纪案件,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、副主任无效,没收发放给村民的223.62万元,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。

问题:

(1)老窑头村选举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?

(2)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这项工程上,本材料中的案例给予你哪些启示?

---参考答案见下一页---

(责任编辑:zjoffcn-xyn)

标签:浙江遴选考试

热点推荐
相关文章推荐
浙江公选考试提醒
重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