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辅导:马政经之货币的本质和职能

2017-09-11 13:16:43 来源:中公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 点击量

中公365488.com·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浙江政法干警阅读资料:【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辅导:马政经之货币的本质和职能】

编辑推荐2017浙江政法干警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

政策咨询:

加入2018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群311322998 | 2018浙江国省考招警考试群535710552 | 微信公众号:中公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(ID:zjzfgj) | 微博@浙江中公教育 | | 咨询热线:400-6300-999

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

1.货币的本质。货币之所以能够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,是由于金或者银本身也是商品,具有价值。因此,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,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。

2.货币的职能。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之中,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货币具有五个职能:价值尺度、流通手段、贮藏手段、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。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。

(1)价值尺度

①含义: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尺度。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,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,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。

②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其特点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。

③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的,因此,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。但是,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,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。因此,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无非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,它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。

(2)流通手段

①含义: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。

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,其特点是必须是现实上的货币,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,因而可以是纸币。

③商品流通。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。商品流通公式是:商品(W)—货币(G)—商品(W)。货币作为流通手段,使商品交换分离为买与卖两次行为,突破了物物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,从而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。但因此也可能出现买卖脱节,从而使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。

④货币流通。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货币流通。

(3)贮藏手段

(4)支付手段

(5)世界货币

 

相关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阅读资料:

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历史备考资料:宋词文海

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文综政治辅导资料:我国的政党制度

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知识点: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

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知识点: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

更多浙江政法干警考试阅读资料信息推荐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

(责任编辑:zjoffcn-xyn)

标签: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

热点推荐
相关文章推荐
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提醒
重点推荐